实用宝典_《超纯水设备常见故障维修案例集锦》
近年来,超纯水设备被制药行业、微电子行业、发电行业和实验室所普遍接受。随着超纯水设备使用频率的日益增加,如何快速准确地分析与处理常见故障,一直是维护人员所关注的问题。为此,本文将针对超纯水设备的常见故障,如电导率偏高、产水电阻率低、出水压力不稳定、出水水质不合格等,分别提出对应的解决措施和排除方法。
▼电导率偏高
1.脱盐率下降也会导致电导率偏高,若出现此种情况,更换反渗透膜及组件即可。
2.检查查看电导率仪表进行是否正常,若与实际数值存在误差只需更换电导率仪表即可。
3.超纯水设备反渗透膜出现堵塞情况也会导致电导率偏高,出现此种情况只需对反渗透膜按要求进行清洗即可。
4.对超纯水设备要处理的原水进行检查,若原水水质变化量比较相对之前比较大即可调节进水的电导率并观察,当进水的电导率降低后产水电导率就会恢复正常。
▼▼产水电阻率低
1.EDI系统电流控制上出现问题。
2.没有遵照设备使用说明进行操作和维护。
3.超纯水设备的反渗透膜元件受损或过期。
4.RO除盐率和产水量上升或下降时,没有及时进行清洗。
5.EDI系统进水CO2含量高,如果CO2含量大于10ppm,EDI系统就不能制备高纯水了。
6.设备产水电阻率变低可能受原水水质的影响,原水的电导率改变了产水自然受影响。
7.设备的机械过滤器、活性炭过滤器、保安过滤器等被堵塞,并且没有及时进行反冲洗。
▼▼▼出水压力不稳定
1.检查超纯水设备外部电压不足导致水压不稳定。
2.检查设备内部增压泵是否出现问题,增压泵压力不够就直接导致了水压的不稳定。增压泵是不能自己擅自拆开查看的,需要专业人员进行检测维修。
3.超纯水设备的精密过滤器中的压力不够也会导致水压不稳定,这时需要对设备的原水泵进行检查,看看是不是原水泵的压力不够,如果原水泵的压力不够,就需要增压泵来保障水的压力。另外,罐头处接反了,也会使精密过滤器的压力达不到标准。
▼▼▼▼出水水质不合格
1.进水压问题。一般超纯水系统预处理都需要用高压泵维持特定的进水压力(≥0.1Mpa)才能维持正常工作,当高压泵压力不足时会导致产水量下降。
2.设备维护不当。超纯水设备一般都具有自动反冲洗功能,当其设置不合理或故障以及人工维护不当时也会影响设备的正常工作,导致纯化效率及水质下降。
3.自来水水质不佳。自来水中杂质含量高时会导致预处理部件使用寿命缩短和处理后水质不达标,甚至会堵塞管道,导致需要更高的进水压才能工作,一般要求自来水中固体溶解物含量(TDS)小于200mg/L。
4.预处理部件使用寿命。精密滤芯、活性炭滤芯、反渗透膜等都是具有相对寿命的材料,其中精密滤芯和活性炭滤芯又对反渗透膜具有保护作用,如果它们失效,RO膜负荷就会加重,寿命就会缩短。由于各厂家产品质量各异,RO膜又价格昂贵,因此在实际使用中应根据各地自来水水质合理搭配使用。【具体可参考《【提醒】使用超纯水设备,这些不可不知!》的相关内容】
就电导率偏高、产水电阻率低、出水压力不稳定、出水水质不合格等几类故障而言,在实际运行超纯水设备的过程中都有可能会发生,出现这些问题时,用户要综合分析,判断故障根源,进而“对症下药”,尽可能缩短故障停机时间,保障设备的正常使用。